英语教研室
英语教研室隶属于通识教育中心,现有专职教师7人(含银龄教师1人)。其中副高级职称2人,讲师1人,助教4人,负责全校大学英语的授课与教学研究工作。
英语教研室致力于为学生提供系统的英语知识、技能和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并全面提升文化素养。
英语教研室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利用英语语音实验室,现代教学技术和工具,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英语教研室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探索,分享教学经验和成果,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
英语教研室师资概括:
李琼(1983.10-),女,中共党员,通识教育中心英语教研室专任教师。副教授,文学硕士,英国阿伯丁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英语课程教学、跨文化交际研究。主持厅级课题1项,校级课题3项,发表论文10余篇,承担《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工作。
金芳(1968.02-),女,通识教育中心英语教研室银龄教师。副教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英语教学和翻译,曾参与教改项目,教材的编写和论著的翻译工作,发表过相关论文数篇;主要担任课程为《大学综合英语》、《翻译写作》、《学术交流英语》等。
肖陆飏(1995.08-),女,通识教育中心英语教研室负责人、专任教师。英国爱丁堡大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对外英语教学。承担《大学英语》课程教学。
寇天皎(1990.07-),女,通识教育中心英语教研室专任教师。九三学社社员,西南大学双学士,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双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主持教育教学项目与课程建设项目。承担《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和大学英语语音实验室建设工作。
刘青(1991.05-),女,中共党员,通识教育中心英语教研室专任教师。翻译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笔译。承担《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和大学英语语音实验室建设工作。
龚晓芳(1990.10-),女,通识教育中心英语教研室专任教师。翻译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翻译,承担大学英语教学和相关翻译工作,国家级微课竞赛三等奖,省级论文评选一等奖,参与省级重点科研项目1项,参与校级科研项目1项,承担《大学英语》课程教学。
蔡银娟(1997.07-),女,通识教育中心英语教研室专任教师。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承担《大学英语》课程教学。
物理教研室
物理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13人(含教育部银龄教师2人,柔性引进教师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人,高级实验师1人,助教5人,专职实验员1人。承担全校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讲授和相关物理科研工作。
全体教师秉持“学生中心,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通过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持续开展教学方法创新,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始终围绕以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创新能力、综合素养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物理教研室师资概括:
陈海花(1982.07-)女,中共党员,通识教育中心物理教研室专任教师。教授,理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访问学者,主要从事高温高压条件下陶瓷复合材料结构表征与实验合成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参与省部级项目2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荣获2020年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称号,承担《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基础课程。
贾多杰(1969.09−)男,通识教育中心专任教师。博导,从事粒子物理和量子多体物理和凝聚态理论研究。本科和硕士毕业于兰州大学数学系,博士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与科学技术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博士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访问学者(2007-2008),日本大阪访问学者(2007,2016-2019),中国科学与技术大学交叉科学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04),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清华大物物理系高能物理研究中心等机构访问学者。在国际数学物理及物理杂志(Phys.Rev.D,Euro.Phys.J.C, Phy. Lett.A)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其中SCI论文40余篇,译著1部。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结题),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2004),在国际学术会议做报告多次,国家级学术会议主会报告1次,2014-2016受聘担任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教授,2019年入选甘肃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兼陇原人才。2018-2019国际奇异性核物理会议Hashimoto奖评委。主讲《量子力学》,《大学物理》,《物理前沿讲座》《相对论导论》,《线性代数》;研究生《高等量子力学》《量子电动力学》,《量子多体理论》等。
曹海霞(1971.02-)女,中共党员,通识教育中心柔性引进教师。教授,理学博士,硕导。2005年4月—2006年2月以及2007年9月-11月,香港理工大学科研合作;2008年2月至8月,美国康涅狄格大学访问学者;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访问学者。研究方向:课程教学论(物理)和凝聚态物理理论(多铁性材料的磁电耦合特性)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教学研究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主持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教改课题1项;主持教育部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改课题1项。荣获2023年度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柔性引进领军人才称号。主要承担《普通物理》(中、英文)、《固体物理》(中、英文)、《量子力学》等课程的教学。
范开敏(1978.11−)男,中共党员,通识教育中心物理教研室专任教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理学博士,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电池电极材料方面的研究。已在《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Journalof Alloys and Compounds》、《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Applied Physics》等SCI/EI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6篇,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SCI收录论文15篇、 EI收录论文3篇,授权专利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市厅级项目4项、校级项目多项,主持横向课题1项,主持校级教改项目2项。获2013、2017年度,校“科研十佳”,2014年获市“第一届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2018年获校级优质课竞赛二等奖,2021年获校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指导教师,2022年获“优秀党员”。2019年入选连云港市新能源领域首席专家,2020年入选江苏省科技副总,2021年入选连云港市“521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2024年,入选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领军人才。主讲课程有《原子物理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新能源材料》等。
宋民青(1971.05-),男,通识教育中心支援选派教师。正高级实验师,硕士、毕业于兰州理工大学物理电子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是光纤通信,出版大学物理实验(医学方向)教材一部,参与完成国家级科研一项,省级科研三项,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EI收录一篇,指导学生参加全省大学生物理实验建模竞赛获省级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主要承担《大学物理实验》(工科),《大学物理实验》(医学、农牧)的教学。
郭春祥(1995.01-),男,中共党员,通识教育中心物理教研室负责人,专任教师。理学硕士,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强激光场中的原子分子物理,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发表SCI文章一篇,EI文章一篇,主要承担《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韩应强(1992.01-),男,中共党员,通识教育中心物理实验室负责人,专任教师。理学硕士,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磁性材料,发表SCI论文1篇,中文核心1篇,曾参与国家级课题一项,省级课题一项,主要承担《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韩娜(1994.01-),女,通识教育中心物理教研室专任教师。理学硕士,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钙钛矿光电探测器及太阳能电池。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项,发表SCI论文2篇,中文核心1篇,国家发明专利1项。现主要承担《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樊正鹏(1997.04-)男,通识教育中心物理教研室专任教师。理学硕士,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半导体纳米材料与器件,研究气敏及其光电探测材料,发表SCI论文一篇。当前主要承担《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侯顺丽(1997.09-),女,中共党员,通识教育中心物理教研室专职实验员。理学硕士,毕业于青海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与改性,发表中文核心一篇,曾参与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现主要承担《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
王小花(1996.07-),女,中共党员,通识教育中心教研室专任教师。理学硕士,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光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金属纳米结构的等离激元效应,二维材料与金属纳米结构的复合体系,发表sci论文一篇。现主要承担《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等课程的教学。
赵勋杰(1960.05-),女,研究员,通识教育中心银龄教师。北京理工大学光学工程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光电成像、图像处理、目标跟踪、模式识别。一直从事光电成像技术研究,先后主持6项军工研究项目,获国防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一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市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获电子部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发表EI检索和核心期刊论文三十余篇,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编写并出版《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教科书,发行上万册。
李成金(1960.02-),男,教授,通识教育中心银龄教师。毕业于渤海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士学位。西安交通大学访问学者。澳大利亚南澳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物理教育,硕士生导师。出版教材5部,在《大学物理》、《物理教师》等核心期刊发表有一定影响的教育教学论文数十篇。《电磁学》获得教育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作为主持人或主要参与人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两次,三等奖一次。主持市级大学物理及实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校级教学名师。 指导学生多次获得全国物理实验创新竞赛一等奖。
数学教研室
数学教研室隶属于通识教育中心,现有专任教师10人(含银龄教师1人),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1人、助教7人。承担全校大学数学系列课程讲授。
数学教研室教师教学态度认真,努力做到教书育人,在承担大量数学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以提高学生能力、素质为目标,融入数学文化、数学发展史等知识,采用小组讨论、翻转课堂、阶段性考核、在线课程等教学信息化手段进行探索与实践。
数学教研室师资概况:
胡长青(1963.04-),男,通识教育中心数学教研室银龄教师。苏州大学数学学院副教授,理学博士。基础数学微分几何专业,在苏州大学工作期间,从事数学专业几何课程的教学,以及公共数学课程的教学工作,曾担任《微分几何》、《高等几何》、《解析几何》,以及《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初步》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严海芳(1970.05-),女,通识教育中心数学教研室支援选派教师。副教授,理学硕士,主要从事数理统计点估计的研究。参与省级项目2项,发表论文十余篇,荣获两项省级奖,编写并出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材。承担《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高等数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贾美多(1989.01-),女,中共党员,通识教育中心数学教研室专任教师。讲师,理学硕士,毕业于渤海大学,研究生专业为应用数学(生物信息学)。主持校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一项。主要承担《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热贝嘉措(1988.12-),男,通识教育中心数学教研室负责人、专任教师。理学硕士,毕业于渤海大学,研究生专业为应用数学(控制理论与应用)。主持校级课程建设项目一项。主要承担《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沈建梅(1997.01-),女,中共党员,通识教育中心数学教研室专任教师。理学硕士,毕业于青海民族大学,主要承担《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陈辅灵(1996.09-),女,通识教育中心数学教研室专任教师。理学硕士,毕业于长安大学,研究方向为代数编码,发表SCI论文2篇,中文核心论文2篇,曾参与陕西省省级科研项目一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基础研究培育项目2项。现主要承担《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等课程教学。
武珊(1990.03-),女,中共党员,通识教育中心数学教研室专任教师。理学硕士,毕业于青海民族大学,研究生专业为应用数学。主要承担《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宋赟(1994.04-),男,通识教育中心数学教研室专任教师。理学硕士,毕业于新疆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偏微分方程及其应用。发表中文核心1篇。主持校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1项,主要承担《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颜小燕(1993.01-),女,通识教育中心数学教研室专任教师。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模糊分析学及其应用。发表中文核心1篇。主要承担《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全思润(1997.07-)女,通识教育中心数学教研室专任教师。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数理统计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统计建模方向,并通过模型拟合和评估来分析数据。主要承担课程为《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等。
体育教研室
体育教研室隶属通识教育中心,现有专职教师5人,助教5人。主要承担全校本科生的体育课教学工作、课外体育活动、群体竞赛、《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以及负责辅导训练学校体育运动队等相关工作。
体育教研室作为学校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始终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达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体育教研室教师队伍在教学上秉承不断探索适应“终身体育、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的新课程理念,推动学生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体育教研室师资概况:
贺世鹏(1991.09-),男,中共党员,通识教育中心党支部组织委员,体育教研室专任教师。教育学硕士,毕业于青海师范大学,主要研究方向篮球理论与实践,承担本科《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国家篮球二级运动员,国家田径二级运动员,社会指导员一级,田径裁判员一级,篮球裁判员二级,体验式培训师(中级)。
陈雪(1992.01-),女,中共党员,通识教育中心体育教研室负责人、专任教师。体育学硕士,毕业于青海师范大学,国家一级田径运动员,国家一级田径裁判员,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承担本科大学体育课程。
马莲花(1996.06-),女,中共党员,通识教育中心体育教研室专任教师。教育学硕士,田径二级裁判员,国家二级社会指导员。承担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和体育实验室建设工作,主持校级课程建设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项目1项。
马腾(1994.11-),男,通识教育中心体育教研室专任教师。教育学硕士,毕业于海南师范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田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承担本科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田径初级教练员,田径D级教练员,田径二级裁判员,篮球二级裁判员。
姬琳(1995.05-),女,中共党员,通识教育中心体育教研室专任教师。教育学硕士,毕业于青海师范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专项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承担本科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国家二级排舞教练员,国家二级排舞裁判员,国家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街舞及操舞类)。
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
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隶属于通识教育中心,现有实验员1人,承担全校本科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任务。除教学科研外,还承担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主要包括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普查、心理素质测评、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等。
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其面对的个性和共性问题,通过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等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助人与自助的意识,增强其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完善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师资概况:
李想想(1990.01-),女,中共党员,通识教育中心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专职实验员。教育学硕士,毕业于青海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主要承担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实验室建设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办公地点:修远楼二楼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预约接待室
联系电话:0971-5505732
徐丽娟(1981.10-),女,通识教育中心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兼职教师。青海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讲师,教育心理学学士,主要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注册心理师,中德系统家庭中级治疗师。自2005年起在青海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从事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工作。咨询时数 2000+,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时数 1000+。
综合办公室
中心综合办公室主要围绕中心工作,履行管理服务职能,负责处理日常管理工作,发挥承上启下、综合协调、检查督促、联系内外的作用。主要职责包括:督促完成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各项指示、决议、决定等;负责对接党建、宣传、人事、人才、安全维稳、统战、工会等相关工作;根据中心领导的要求,分析研究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为决策提供依据;撰写及审核以中心名义发布的各类公文材料以及公文印发工作等;协调做好中心规章制度建设有关工作;负责中心印章的管理和使用;做好中心信息化建设的协调工作,收集、处理有关信息,编发中心简报信息等;做好中心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和上报等工作;负责党政联席会议、党支部委员会会议、工作例会等会务工作;负责中心固定资产管理,做好办公用品的采购、财务报销等工作;完成中心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教学管理部
负责相关部门及中心内各教学单位的工作;负责中心教学各环节的检查工作,确保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的正常运行;负责中心各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程建设项目的申报组织工作;负责教师业务档案管理及教学质量与评估等项工作。
科研部
负责中心科研项目申报组织工作、项目的推进及日常检查。